Book Creator

读杜甫诗歌了解唐朝历史

by Catleu lisness ( Annie )

Cover

Loading...
Loading...



从杜甫的诗歌了解唐朝历史
Loading...
Annie
《春望》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月,家书抵万⾦。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作于唐肃宗⾄德⼆载(757)三⽉。安史叛军攻进长安,“⼤索三⽇,民间财资 尽掠之”,又纵⽕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杜甫将妻⼦安置在鄜州羌村, 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 此诗前四句写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挂念亲⼈、 ⼼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载,杜甫被叛军禁在长安,想到在鄜州的妻子,他写下这首诗,表示想念。在诗中,他以妻子的口吻来写,抒发妻子对自己的想念,充满惆怅与悲伤。在尾联,诗人希望将来两人相聚时共同望月。将忧思寄于未来,也是很无奈了。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作于⼴德元年(763 年)春天,时杜甫 52 岁。当年正⽉史朝义⾃缢,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当时正流寓梓州,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舞⾜蹈, 唱出这⾸七⾔律诗。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舞⾜蹈做返乡的准备,突显了
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限喜悦兴奋的⼼情。因此被称为杜甫⽣平第⼀快诗,思想感情出⾃胸臆,奔涌直泻。
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然像说话⼀般,有⽔到渠成之妙。
《江南逢李⻳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诗作于⼤历五年(770 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是诗⼈⼈⽣最后的⼀年。安史之
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
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

诗的开⾸⼆句是追忆昔⽇与李⻳年的接触,寄寓诗⼈对开元初年⿍盛的眷怀;后两
句是对国事凋零,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713 年—741
年)的时代沧桑,⼈⽣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限丰满。
By: Annie
Prev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