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Creator

梵高的藝術評賞

by 冼小渝

Cover

Loading...
梵高的藝術評賞
Loading...
Loading...
冼小渝 6F
梵高 原名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 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国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 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 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創作《阿爾的吊橋》;同年與畫家保罗交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 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 1889年創作《星月夜》。 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為什麼梵高要用點點去畫這幅畫?
作品評價
為什麼梵高要用點點去畫這幅畫?
作品評賞
星空 梵高作品賞析 1890
個人評價︰
梵高用點點筆觸繪畫這幅畫,是畫風的關係外,更令畫作顯得很特別。
作為表現性的后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 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 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 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 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衝浪裡》,而《星空》(《星夜》、又名《星光燦爛的夜空》)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裡》的元素。
星空 梵高作品賞析 1890
作為表現性的后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 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 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 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 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衝浪裡》,而《星空》(《星夜》、又名《星光燦爛的夜空》)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裡》的元素。
PrevNext